直流 配电线路各馈线正、负极电流,对其进行滤波处 理;提取数据窗内的电流突变量数据,对其进行S 变换,得到电流信号的复时频S矩阵;根据线路参 数,计算特征频段;根据复时频S矩阵,计算STCFB 和W;建立直流配电馈线的单极故障选线判据和 区段定位判据,根据选线判据进行基于电流突变 量Pearson相关系数的故障馈线识别;若为故障 馈线,比较正、负极电流突变量特征频段的暂态 能量和,进行故障极的判断;若为故障极线,利用 各馈线区段左右两侧电流突变量相关性进行故 障馈线段识别。









选购同轴馈线的误区盘点
护套(外皮)黑色还是白色?
同轴馈线的电缆,通常使用的护套(外皮)材料是,PVC和PE(聚乙烯)。
它们都是塑料的一种,对于塑料的颜色,通常是可以调配的,也只有’人‘来选择时会产生困惑,如果是机器人,恐怕颜色就没有那么重要了。
所以,对于护套(外皮)的颜色,从传输性能上看,没有任何区别。
只是对于黑色和白色的护套,在长期使用后,或者长期暴露在室外,白色的护套会容易变色发黄,而黑色也是渐渐褪色,只是不那么明显。
大功率调频多工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工作频率、通带带宽、额定功率、端口驻波比(或反射损耗)、插入损耗和带外衰减、端口隔离度、温度系数、满功率温升等。
(1)工作频率和通带带宽
调频多工器的工作频率要求在87~108MHz范围内全频段可调,频率调整过程中要求不能更换多工器的零部件。
关于调频多工器的通带带宽,对于模拟频点,要求带宽不小于200kHz;对于数字音频广播(CDR)频点,多工器应满足模式1、模式2、模式9、模式10等不同的发射机工作模式,通带带宽不小于500kHz。
(2)额定功率
大功率调频多工器的单路输入功率一般为5~10kW。由于大功率调频多工器的额定功率大,发射频率数量多,一般应用在国家或升级的台站,使用方对大功率调频多工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。因此,大功率调频多工器一般都要求输入端和输出端至少预留50%~100%的功率容量冗余。
大功率调频多工器一般采用桥式(或称定阻抗型)结构,其原理决定了窄带端口的输入功率会被3dB耦合器一分为二,每个带通滤波器仅需承受一半的输入功率,相比星型结构,桥式结构的调频多工器具有更大的功率容量。
(3)端口驻波比
端口驻波比(或反射损耗)表征多工器输入端口的匹配程度,驻波比指标越低,表明端口匹配程度越好。一般情况下,调频多工器的端口驻波比要求小于1.10,即反射损耗大于26.5dB。而对于大功率调频多工器来说,对端口驻波比的要求会更高,一般要求小于1.08,即反射损耗大于28.5dB。